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展现太阳成集团教师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推出“致敬·我师”专题,向全体教职工和教育战线的校友表达敬意,激励大家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健:做一位兢兢业业的“引路人”
1985年从华师体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已经有37年教龄的体育学院王健教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资深教师。三尺讲台上,他是同学们口中“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王老师;指导学业时,他是同学们眼中的“治学严谨、尽职尽责”的王教授;日常生活中,他是同学们心中“诚心待人、以身作则”的好导师。“桂苑名师”“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这些荣誉是王健为师之路的见证,亦是学生们对他的认可。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从教多年,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王健有着自己的理解。“华师是一所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未来教师。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老师,想让我们的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站稳讲台,具备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我们首先得以身作则,不断扩充知识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换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才行。这应该是一位老师起码的责任心。”
1985年毕业留校时,王健进入了体育系田径教研室,偌大的操场就是他的课堂。“体育确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过我觉得,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也要融到教学当中。”
1988年,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知识,王健考上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把研究方向瞄准了“学校体育”。1997年,他开始在上海体育学院攻读博士,主修“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继续深入研究“学校体育”。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到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王健不断往自己的专业“蓄水池”里蓄水,希望能够利用所知所学,把课讲得更好。
体育学概论、体育专业新生研讨课、学校体育学……这些课堂上,王健不会按着教材照本宣科,“我跟学生说,教材里的内容讲解得很详细,你们可以反复看。我给他们讲的,大都是基于教材的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和教学方式。”王健希望,华师培养出来的体育老师不仅可以教田径、教足球篮球,还得会给学生讲女排精神、讲中华体育文化。
在王健心中,老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肩负起育人的使命。
“把课上好是老师的基本功”
把课上好是老师的基本功。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好,不断精进教学方法非常重要。2000年开始,随着电脑的普及,王健开始尝试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课堂。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制优秀实习生和中学骨干教师授课视频、用好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打造《学校体育学》精品网络课程……面对“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的褒奖,王健很谦虚,“华师的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实话实说,我的尝试跟学校许多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相比,形式可能不及他们丰富。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希望他们能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更有获得感。”他略带调侃地说:“体育学院的学生本来就好动,要是不花点儿心思把课上好,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主动探索尝试,让多媒体技术为课堂“赋能”,有的放矢,注重教学实效,是王健创新教学方法的最可贵之处。
除了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王健认为,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也是把课上好的关键。他创设了“专题导向方法”,利用若干专题或项目统领授课内容,融合研讨、微格教学等环节,实现了单纯理论讲授课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的转换。其中“域外学校体育传真”专题颇受学生好评。“体育无国界,介绍国际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把域外先进、适用的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组织学生研讨,可以更好地启发他们的专业学习。”
课上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王老师的课听起来一点儿都不枯燥,他会经常跟我们分享一些体育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李思涛说,王老师生动地讲述很有“代入感”,讲得内容“含金量”高,所以大家听得都很认真。
翻开王健的科研简历,不乏有关教学研究的高水平科研课题和诸多科研奖励。“国家一流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学校体育学》建设”“省级教学团队‘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一批科研项目,融汇着王健对体育教学的学术思考。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的良性转换,是王健把课上好的另一重诀窍。
“教学注重言传,科研侧重身教,如何发挥其各自优势进行协同育人,是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王健说得很笃定。
“想做事得有些‘代价意识’”
跟王健相熟的老师和学生几乎都知道,“要找王老师谈事情,最好中午以后再联系。”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以后再休息,已经成为王健的习惯。“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夜猫子’”。王健这样调侃着自己。“以前当院长的时候,白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只有晚上才能静下心来看书、备课、查资料、搞科研或者指导学生。”如今,王健也不太记得起来,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成了“夜猫子”。“这个习惯非常不好,现在年纪大了,为了身体,以后还是得慢慢调整作息。”王健很认真地说。
话虽如此,做起事来,王健的“拼”大家有目共睹。2005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基础上,体育学院组建成立。从2005年学院开始申请二级博士点到2010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博士点,再到2012年批准设立“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如今,体育学院已经建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全面贯通,学科丰富、层次完备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这其间,王健一直在冲锋陷阵。
准备申报材料的时候,他几乎住在了办公室,没日没夜地加班。“说不累是假的。”王健很坦然:“我就是教体育的,当然知道熬夜不好,但是想做事,多少得有点儿‘代价意识’。那个时候我是院长,我不带头往前冲,说不过去。”
有“代价意识”不仅是王健对自己的要求,对学生他也经常这么说。“我不是让他们像我一样熬夜,而是告诉他们,想在学业有进步或者学术上有追求,就得牺牲一些娱乐,有得必有失嘛。潜心钻研,耐得住寂寞,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对于学业,王健是学生们眼中的严师。生活中,他则是一位关爱学生的师长。体育学院陈元欣教授至今难忘,2003年6月,即将本科毕业的他与王健的一次偶然相遇。彼时的他正在为没有钱交辅修学费发愁,一度打算放弃。那次偶遇,王健知道了陈元欣的烦恼。“王老师鼓励我别放弃,帮我交了1000元左右的学费,最终我顺利拿到了双学位。”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陈元欣依然心存感激。
体育学院青年教师的成长,王健也很关心。鲁长芬教授还记得,当年她辗转北京、上海等高校考博的时候,是王健为经济拮据的她出的路费。“青年教师刚起步,不容易,能力范围之类,能帮就尽量帮帮他们。”王健深知青年教师的发展之于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37年的执教生涯让王健收获了诸多荣誉,他却一直非常低调。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勉成为一位兢兢业业的“引路人”,这是王健为人师者的坚守,也是他的初心。